近日,浙江工业大学第五轮支部建设创新活动评选结果揭晓,之江学院商学院低年级第一学生党支部的创新项目“360红色导学管家——探索党员互助帮扶长效机制”荣获“支部建设创新奖”二等奖。
自学校党委在全校基层党支部中组织开展了以“深化服务增活力”为主题的第五轮支部建设创新活动以来,商学院基层党组织结合学校中心工作,根据支部特点和不同岗位实际,紧扣活动主题、精心组织安排,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支部建设创新活动。
商学院低年级第一学生党支部在学生党员中以商学院学生社区党员之家为平台,以学风建设为重心,通过抓党建促学风、抓室风促学风,将思想建设与学风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360红色导学管家”以优秀党员团队自主服务模式为载体,推出学生全面“体检”服务,开设“咨询窗口”,开展咨询、帮扶等活动,为学生个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通过“体检”发现学生个体存在的问题,针对“病症”制定帮扶计划,并成立帮扶小组,帮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个人的生活学习打好“漏洞补丁”。
导学卫士,规划护航
“导学卫士”每周一至周五晚上6点—9点在学生社区党员之家会议室开设咨询窗口,周一为学业发展咨询日、周二为心理健康咨询日、周三为考证考级、出国游学咨询日、周四为创新创业咨询日、周五为党建知识咨询日。低年级第一学生党支部优秀学生党员针对学业发展、素质拓展、心理健康等多个方面有疑问的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通过帮助制定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优化学习方法,督促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低年级第一学生党支部的“导学卫士”们收集大量计算机二级、外语四、六级考试及相关考证信息,为相关学生提供咨询和辅导;以书面交流、促膝谈心、集体座谈、心理咨询等方式为有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解除他们在学业、情感等方面的困扰;鼓励帮扶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有益的文体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就业信心,积极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学长辅导,薪火相传
为了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实现从高中被动式的学习方式向大学自主式学习方式的转变,“360红色导学管家”走出社区党员之家,走进大课堂,选拔出一批“学生中的长者、学业上的精者、技能上的优者”,实施“学长辅导计划”,积极挖掘朋辈教育机制。“学长辅导计划”根据大学新生的特点及发展需要,按照既定计划对所有新生实施的课程教育,以目标教育为核心,以适应教育为重点,以能力教育为基础。分制度、学业、生活、游学、礼仪五大“教研室”,内容涵盖安全教育、专业导航、事务指导、大学制度解析、大学生涯规划、大学技能培养等模块。
技师出招,优化升级
为了给咨询学生提供具有指导性和权威性的答复,“360红色导学管家”推出“技师出招”,由支部的优秀导学学长们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预约辅导员或者专业课老师进行解答,对问题进行高层次剖析,对个体进行全面指导,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学生的“优化升级”提供保障,是学生走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生情观察,服务群众
为及时、全面了解公寓内学生信息,提高学生工作效率,在支部中设立“生情观察员”,开展生情系列活动。通过“生情例会”、设计“生情观察日志”,开通“生情热线”、“生情微博”、“生情邮箱”等学生信息收集渠道,积极打造“学生事务无小事”的收集和公示平台,进一步构架学生信息立体化沟通桥梁。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下设文明督导组、学科辅导小组、实践活动小组三个组。其中,文明督导组负责不定期地走访学生寝室,一旦发现有违反《商学院学生宿舍行为规范分细则》相关规定者,教育并扣分;学科辅导小组帮助学科上有困难的同学,提高同学们平均绩点;实践活动小组负责定期进行寝室楼下车间打扫、自行车整理工作等。
“360红色导学管家”服务项目运行的两年时间里,惠及分院2000余名学生,累计解决学生群体的实际问题7000余个,涵盖学习、思想、生活等各方面。增强了支部内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良好发展,加强了支部建设创新活动的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