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学院2018年第一次《形势与政策》集体备课会召开。学院党委书记郑雅萍出席会议,浙江日报社绍兴分社采编部副主任苗丽娜、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全体任课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思政部负责人主持。
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以及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学院形势政策课程由学校办公室、思政部牵头组织,教务部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自2017级开始,学院《形势与政策》课实行新的课程方案,在传统时政讲座的基础上引入浙江日报社的浙江新闻客户端“时政进校园”栏目作为课程学习载体之一,探索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
会上,郑雅萍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求相关部门从贯彻落实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求的高度出发,切实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郑雅萍对任课教师提出三点要求,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坚定政治站位,做到“五信”;二要提高教学素养,按照课程教学大纲和集体备课所确定的教学方案认真准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三要努力在课程教学中实现“三统一”:知识传授与价值观传输的统一、课内培育与课外实践的统一以及核心价值观主导与多元价值观澄明的统一。要求各位老师能结合自身的特点专长和学生的兴趣关注有重点、有艺术地进行课程讲授,要让《形势与政策》课成为集理论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
课程责任教师朱敏忠介绍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背景,并重点作了备课辅导。朱老师梳理了2018年课程的八大主题,包括:十九大报告解读、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文化建设、生态文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台海局势、中美关系、国际热点聚焦等,并结合每个主题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苗丽娜对“时政进校园”栏目内容进行了介绍,对浙江日报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作了相关指导。